1. <th id="ho0vm"><option id="ho0vm"><wbr id="ho0vm"></wbr></option></th>
      1. <object id="ho0vm"></object>

      2. <code id="ho0vm"></code>
        • 正序看貼
        • 倒序看貼
        吧友

        誠1誠2

        誠,中國古代哲學術語?!吨杏埂氛J為"誠"這一精神實體起著化生萬物的作用"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們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肯定"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要求人們修德做事,必須效法天道,做到真實可信。說真話,做實事,反對欺詐、虛偽。

        曾些日子,城市還沒有被'中國夢'淹沒的時候,人們總能看到廣東精神: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那究竟什么是誠?個人認為:誠,是與他人言語后去實現承諾的過程,與言語一致,則以之相對為'誠';與言語不符,則以之相反為'偽'。然而,在當今浮躁的社會里,有些人往往忽視言行是否一致,總給人們感覺沒有'誠'的基礎。那是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能給自己拿住實時感覺的利益,什么話都敢說,什么事都敢承諾。

        或許,大家認為這是一個物質時代,沒有辦法談論誠與否,只有談是否獲得利益。正因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出現誠與信的危機。誰也不相信誰,誰也不敢以誠相待。

        前段時間又是一年雙十二,網購狂歡節之際,各大電商把握商機,順應消費需求,推出玲瑯滿目的商品,以各種打折降價等營銷方式吸引各大消費者,在激烈競爭中奪占先機,獲得收益。然而,亦有不良商貿者,充分利用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商品摻假,假冒真品,作出各種偽劣商品欺騙消費者,以謀取不法利益,凡此種種,皆是有失誠信的行為,雖然這樣的舉動能獲得一時的巨額收益,但一個企業的生生不息,從來都不能失卻“誠信”,長期的欺騙,必然會喪失消費者的信賴,從而使企業走向滅亡,正所謂“商道酬信”,其意便是如此。

        而誠信對人的要求亦是如此,“無誠信而不立”。想起今年九月份阿里巴巴月餅門事件,也頗有意思,四名程序員使用黑客技術,在啊里內部展開的中秋搶月餅活動中,多刷了124盒月餅,最終被阿里巴巴開除,一時員工們和網友也是議論紛紛,在此我們暫且不討論阿里開除是否合理的問題,而事件的本身,就體現了程序員的誠信觀,以不合理的方式為自己獲得利益,違背了基本的誠信道德,游戲都有規則,萬事都有底線,“誠信”則要求我們時刻“以誠相待”。

        因此,誠于言行一致,是與言語后去實現承諾的過程。而今天,我們分享馮老師的這幅根書作品,在根藝世界探尋中華傳統精神—誠。

        首先,作為天然工藝,能造就筆畫簡單的象形字已然不易,而作品“誠”不但盡其完整字形,且一氣呵成,用筆詼諧自然,實屬根書中的精品力作。

        其次,融合中華傳統草體書法,筆畫蒼勁有力,加上馮老師用一整塊根創作而成,無任何拼接,選材為優質荔枝根,無蟲患之憂,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作品完成于2013年,順應時代對誠信的要求,國家也反復強調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再者,細細觀摩,偏旁猶如禪宗達摩造型,其中的內涵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結合旁邊枝節,咋看還極似兩人攜手之境,賦予深刻的時代寓意,攜手構建誠信社會,共普美好藍圖。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誠是為人之本,立世之道。為人處世,經商致富,無一不講究“誠信之道”,同時,這也是助園中國夢的成功之路,誠信,必將讓民族走得更遠。

        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如果大家對誠信有更多的理解,或者對馮老師的作品有更多的解讀,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們留言,讓我們一起欣賞和探討。

        關于我們

        馮老師微信公眾號:FSGYFHC(根藝大師馮漢才)

        微博:根書根畫馮漢才

        言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編輯推送

        地址:湛江市霞山區人民大道南萬洲花園

        電話:2717717

        騰訊QQ:515235269;250437615

        趕緊回復一個吧,可以獲得積分噢!
        本貼共有0個回復,點擊率163回到『湛江雜談』
        發表回復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頂部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