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需要繳納高額的關稅。上世紀80年代,我國汽車進口關稅最高曾達到200%以上,加入WTO之后,開始逐年減讓進口汽車關稅,目前進口車關稅=新車到岸價*25%。
這促使一個有趣現象的產生,在國人眼里,多數進口車型在國外售價十分低廉。以國內土豪標配的攬勝運動款為例,國外售價大約是30-50萬人民幣不等,整車進口至國內繳完稅(綜合稅率=基本關稅(25%)+消費稅(10%-40%)+增值(17%)+其它(主要看排量),總計大約120%左右),再加上運費、保險等,攬勝運動版低配的售價為70-80萬不等。
如果不是進口車,而是進行國產在國內上市的車輛呢?價格還是貴!
國內暢銷的奧迪Q7,2015款在美國市場已經上市,其售價區間為47700美元至61400美元。同樣,在莫斯科封閉上市會廠家宣布3月20日起全新Q7也正式上市接受預定,起步價售363萬盧布(3月21日中國央行匯率顯示,1人民幣兌換9.6899盧布),按央行匯率兌換合37.5萬人民幣。這個價格如果在國內銷售,全尺寸SUV細分領域市場估計會瘋掉。
看回國內,老款奧迪Q7經銷商報價在82.80-123.98萬人民幣之間,即便最大力度促銷,起步價相信不會低于70萬人民幣,新款上市之后,老款起步價也不會太低,與國際上的車價還是存在著很大一段差距。
2015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車輛購置稅征收管理辦法》規定:真實的市場價格信息將首次成為購置稅的重要核定依據。新的政策實施對購車消費者而言是利好的,可以在購車時以4S店提供的市場價格為基數上繳購置稅,但幅度下調依舊很有限。
國外的購置稅都是如何繳納的?在國外,在汽車購置環節上所征收的稅款在整個比例中的稅收所占的份額很小,而在使用環節上征收的稅款所占比例卻很高,大約為60%。在購車環節中,發達國家通常的做法是采取輕稅政策,即征收額都很低。美國的車輛購置稅屬于地方稅,各州收取比例不同,最多的州也只有6%左右。而在購車環節,歐洲只征收增值稅,各國稅率不同,意大利和法國在20%左右。購車之后的使用階段需要交納燃油稅等稅費,而燃油稅則是發達國家汽車稅收的重頭。歐盟各國的燃油稅率普遍在200%以上,而日本的燃油稅率大概為120%。